有一位年青人憨厚朴实,孜孜以求,从小就把书法韵在骨子里。他的名字叫李栋,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后供职于多个县直、市直机关单位,现在昭山文化产业园某部门工作。他6岁开始习帖,临池不辍,这一坚持下来,就是30多年。
学习书法基本上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也就是说:必须依靠对经典作品的反复临习来提高技法。李栋深知这一道理,他把前人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苏轼、何绍基的书法名帖练习了几百遍,不断钻研传统书艺的精华。为了更好的掌握书法技法,他先后拜访了湖南著名书法大家,先后拜访了李立、刘振涛等多位书法前辈,向前辈们请教书艺,多次面对面地学习书法技法,经过努力探索与创作,李栋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他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形成了风骨凛然,林野灵动的独特风格,被业内所瞩目,书法名家刘振涛肯定其书法“师古不泥”。在采访中,李栋时刻表达谦虚之词,记者感觉:他数十年来,是以学习的态度学书法、以文化自信者的姿态传承着中华文化。
他呈送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人以食为天”书法作品,受到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赞扬,袁隆平院士欣然为他的书室“皓月楼”题联:“梦舞中华墨,挥毫皓月楼”高度评价李栋青年的求学精神。
正由于李栋的书法作品根植传统,结构严谨,笔画雅俊,远观朴实、厚重,近观儒雅自然,飘逸灵动。他的书法作品远传法国、波兰、新加坡、巴西、新西兰等国家,多次参加中华文化海外行等活动,成为了一位在国外颇具影响的中国书法家,这也彰显了李栋先生的书法艺术魅力。
今天本网推出李栋先生的部分书法作品,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书法作品。
书以形为先,求骨法,升韵格。写以韵为体,心随笔运,迹象意存。我们不难看出,李栋先生书写的“崇高尚贤”这幅作品,就把韵格迹象表现的淋漓尽至。
书,写以笔墨为本,心契造化,笔墨既呈自家法度,必彰显气象,一两笔既现我之神气,三五笔则呈我之体格,我们来细细品味李栋先生的“毛泽东沁园春·雪”这幅作品,称得上是神凝意动,灵而不散,明拙暗巧,写而不描,入法度而得自然,依笔者看来,这幅作品把纯正的传统文化接上了气韵,作品就达到了超凡脱俗,品格高洁。
千百年来,传承中国书法的艺术真谛,要做到不矫饰,不做作,一切归于本心,抒写真性情,李栋先生的书法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再认真的品读本网刊登的全部书法作品,不难看出,李栋的每幅作品的结构,线条称得上是简单的复杂,复杂里的简单,把中国汉字的结构、架势、精气神和文化素养表现得完完美美。

几十年的沉淀,几十年的积累,这是李栋先生的一种锲而不舍的艺术精神和永矢弗谖的艺术信念,我们充分相信李栋先生的书法一定会登上新的艺术高度。(记者:董赤宇)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都市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都市网或者中国都市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都市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都市网或者中国都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都市网或者中国都市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都市网或者中国都市新闻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都市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都市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都市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402198961@qq.com 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腰部酸痛?腰肌劳损?
这是一个腰痛非老年人专利的时代,十几岁的少年患上腰肌劳损,二十几岁的上班族深受腰…

-
湘西散人王一丁:古城
作者题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原定飞武汉停留一周再高铁返洪的计划搁浅;春运期间…

-
湘西散人王一丁:古城
作者题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原定飞武汉停留一周再高铁返洪的计划搁浅;春运期间…

-
湘西散人王一丁:古城
作者题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原定飞武汉停留一周再高铁返洪的计划搁浅;春运期间…